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冬季養生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怎麼樣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濃醇心得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冬季鍋物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料理分享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分享
我百度了,沒找到。 以我個人的理解,一個女人不管年齡多大,不管容貌如何,不管身材如何,只要她始終活得積極陽光,對世界充滿美好的想象,不會被太多世俗的東西牽絆,始終活出自我,那么她始終都有少女心,給人猶如少女的感覺。 結了婚的女人,有一個專屬名詞,叫婦女。 這個詞本來是對成年女子的統稱,但現在基本上只要說到這兩個字,大家默認是結了婚的女人。 我記得以前上班時,每年三八婦女節,搞什么座談會之類的,都是讓已經結婚的女人去,如果叫到未婚女孩,她們會覺得是一種恥辱。 這就是少女與婦女的區別。 一個朝氣蓬勃,充滿生機,美好如玉,一個暮氣沉沉,怨氣深重,被很多人視為恥辱。 無論結婚與否,我們都想永遠保持少女感。 但是對于結了婚的女人來說,這一點實在太難了,天天和婆婆斗法,天天擔心老公出軌,天天被孩子纏得喘不過氣,能活過來已經是奇跡了,還想保持少女感?簡直是癡人說夢! 是的,結了婚的女人,無論怎么做,都不可能像未婚少女那樣自由自在,但我們還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拯救自己,不讓自己變成怨婦,不讓自己被婚姻拖垮。 要鼓勵家人互相付出 媽媽那一輩的女人,很多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習慣了一個人無限付出。 家里的飯,一個人做,家人的衣服,一個人洗,家人每天要穿什么,找的好好地放在床頭,家人要做什么,全力配合。 至于自己的需求,永遠都排在最后。 時代變了,但依然有很多女人把這一套規則傳承了下來。 我親眼看過很多年輕的媽媽,被年幼的孩子指揮得團團轉,很多年輕的妻子,把老公伺候得無微不至,為了他,寧愿忍受一切不公。 有個朋友,是個很獨立的女性,每天變著花樣給老公做吃的,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務都一個人搞定,從不讓老公插手。 她覺得,這樣老公就會越來越愛她,就會永遠也離不開她。 但最后老公卻找了別人,理由是:我覺得這個家不需要我。 經常也有讀者在文章下面留言,很多都說,不指望老公,不指望家人,什么都是我一個人做。天天叫他們,還不肯配合,太累。 但是,如果一個家庭里,你無限地付出,承包了一切,那么你必定怨氣橫生,你必定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你必定活得像個老媽子。 很多規矩是要慢慢立起來的,而且越早越好。 我們家的家務活從來都是兩個人一同分擔,平時我帶孩子比較多,老公只要放假回家,孩子的一切都歸他管,美其名曰:孩子好不容易見你一面,好好親親。 之前我們沒有洗衣機,冬天的被單棉衣之類的厚重物,從來都是交給老公洗。我會撒嬌:我洗不動,只能你洗。 包括孩子,雖然年齡很小,我也會讓她幫我倒杯水,拿雙鞋什么的。主要就是想養成一種習慣,讓她知道,一個家庭里,必須每個人都互相付出。 只有這樣,你才有存在感,也才不會被家務淹沒,才能騰出時間來化個妝打扮一下,或者學一點東西,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必喋喋不休,和老公勢不兩立,一定逼著他就范。 我們要善于利用女性的優勢,以柔克剛。 只要方法得當,不但不會影響兩個人的感情,讓另一個人產生逆反心理,還會讓你的生活更有情趣。 如果柔情攻勢不起作用,我也贊成你用悍婦模式。
你明天就要離開了,前往一個遙遠的地方。我以朋友之名與你相約共飲,為你餞行。我豪情萬丈地告訴你我們倆今晚要不醉不歸,你只是笑了笑,沒有答應我任性的要求。我一杯接著一杯地喝,即使已經喝了很多,我也覺得還不夠。平常不算好的酒量在今夜似乎成了一個無底洞,無論怎么喝頭腦都很清醒。我想把自己灌醉,也想把你灌醉,可惜你始終淺嘗輒止,不愿陪我瘋癲一回。 在我醉倒之前,我借著幾分醉意把深埋在心底的情意全部說了出來。我還沒等到你的回應,就在你面前醉倒了。在失去意識前的那一秒,眼淚悄然落下。第二天,當我從宿醉的頭痛欲裂中清醒過來時,你已經離開了,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仿佛昨晚的一切只是我的一場夢。其實我早該料到,你并非對我的心意一無所知,只是你總是假裝看不見,然后假裝聽不見,最后一走了之。否則你怎么會在我表白的時候一臉淡然,就像在看一場早就知道結局的戲一樣,任由我一個人借醉表白卻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呢? 日日思念盼君歸,前情未盡心不死。 重拾往日朋友情,放下余情成好友。 自從你離開之后,我每天都在期盼你早日歸來。等待,成為了生活的一種力量。等你的消息,等你回來,哪怕你回來的時候身邊已經有另一半了,我也希望能夠再見到你。我已經分不清這份思念和執著是因為我對你已經心生埋怨了,所以才會希望知道你離開我的視線之后是幸福還是不幸,還是因為我對你仍然前情未盡,沒有死心,所以才會希望和你重逢,期待還有和你在一起的機會。 時間的流逝就像一滴滴冷水,掉落在我的思念和執著之上,原本熊熊的烈焰漸漸被削弱,最后化成了縷縷青煙,飄向了天際,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以為我能執著到底,但是沒有想到這份執著敵不過時間的流水沖刷,敵不過內心的孤獨,終究還是消失了。或許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愛你,甚至稱不上是愛,只是一份求而不得的不甘心罷了。 如今,我能夠明白你之前一直對我的心意裝聾作啞的苦心了。你早就知道我們只能是朋友,不可能有愛情發生,你希望我能自己想明白,但是我被自己的固執蒙蔽了,才會不懂你的裝傻,看不清自己的真心。我仍然希望能與你重逢,希望能與你再續友情,當然前提是你還愿意和我交朋友。 再見的那一天,我們舉杯高歌,把酒言歡,彼此只剩下友情,不再有余情。數年前那一幕“醉倒君前情未盡”已經成為了過去,我們默契地不再提起。謝謝你仍然記得我這個故人,仍然愿意和我成為朋友,從今以后,我們依然是朋友,也只會是朋友了。
想明天寫好故事, 沒忘心相等知音。 有情愛笑給天空, 問青山相信自己。 >>>更多美文:自創詩
冬月祁寒,雨雪霏霏,一天一地的潔白玉白瑩白棉花白羊肚白,哪兒也不想去,懶洋洋的只想早早歇著,捧本書,擁衾,喝茶。不想讀了,便睡,睡飽了,賞雪,發呆。在我,謂之“貓冬”。 江山一籠統,山川皆遁形,四野無聲,萬籟俱寂,一個人真如一只小獸,透過窗戶觀賞這白皚皚的世界,眼中心底無欲無求,靈魂恰如雪花般純凈。這時候冬眠的松鼠和刺猬睡得正香,不需冬眠的野兔與田鼠倚在洞口,用了雪洗過般清亮的眼神,如我一般打量這個寧靜美麗的童話世界吧? 最初的新奇與興奮是肯定的。雪來了,六角飛花,輕盈起落,翩然飄灑,一片兩片三四片,飛入梅花總不見。飛上半日,綠竹成瓊枝,枯木又綻蕊,常青的敷上厚粉,清瘦的變得豐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切仿佛重煥生機,添了妖嬈。雪光中的車與船都成了大面包,屋舍樓宇皆化作玉砌的宮殿。行人若撐了鮮亮花折傘,最好著暖色服裝,那怕圍一條艷麗長圍巾,紅妝映白雪,最是搶眼好看。要不大觀園里,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中,姑娘小姐們愛著一身大紅猩猩氈羽毛緞斗篷呢,那該是書上最美麗浪漫的記憶了。 雪中的花木也美。蠟梅自不必說,無論罄口梅素心梅虎蹄梅金鐘梅,一經大雪,香也香得純粹,黃也黃得鮮艷,更見風骨與韻致。難怪詩人說,有梅無雪不精神。雪下的天竺果,一顆顆一簇簇,還有片片不凋的綠葉,映了凜凜的白,紅得極是鮮美養眼。蠟梅枝與天竺果一同折回家,插瓶,作案頭清供,室內頓時就有了生氣,紅的黃的綠的,一股子馨香,面對這清供飽蘸濃墨,寫幾副大紅春聯,喜滋滋地貼上門楣,過年的氣氛全出來了。 斯時,雪未停,腹已饑,索性踏了“咯吱”作響的積雪,到屋后竹林里挖冬筍去。雪過竹枝,連翩瑟瑟,聲韻悠悠,忽聽折竹一聲,抖落新雪成霧,驚得枝上停歇的鳥兒嘰喳幾句,展翅向更深處飛去。止步毛竹下,低頭用腳掃開一片雪,選那土塊稍稍隆起處,一鍬下去,就是一只牛角似的冬筍,真像裹了雪被做夢的乖寶寶。回家,剝殼,切了,檐下割兩塊臘肉,文火慢燉,燉得室內一片濃香。喝湯,吃肉,“喀嚓喀嚓”嚼筍,聲動十里,鮮美非常,望一望窗外扯絮似的飛雪,感覺真美。 雪中的青菜味更美,家鄉話叫“臘月的青菜賽羊肉”,甜滋滋的美著呢。有種黑塌菜顏色墨綠,最是皮實,不怕寒凍,一層霜雪一層甘。挑幾棵出來,抖落一身積雪,睜開眉眼如一朵朵碩大的玫瑰花,碧綠生青的,精神得很。南宋范成大曾有詩贊道: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這塌地菘就是黑塌菜。菘,音從松,即謂之有松柏不畏嚴寒的氣節。冬雪時候,黑塌菜燒牛肉,多放辣椒,艷紅、墨綠、牛肉片片深褐,堆上白米飯,視覺就饞人,“呼嚕呼嚕”大口扒飯自是難免。不管下不下雪,臘月的黑塌菜是我的最愛。 當然真正的菘即大白菜也是雪天里的常客,本地產黃牙白個頭小些,乳白菜梗,淡黃葉片,明玉一般,一層層裹成橢球形,水汪汪的很漂亮。掰開,剁細,燒湯,劈兩塊水豆腐,扔幾只小巧慈姑或潔白魚丸,清清白白的燒一鍋湯。蘸一個辣醬碟子,直吃得鼻尖冒汗,腹中寒氣一下驅得精光,極是暖老溫貧。 記得在老家,講究的人家會有個菜窖,蘿卜土豆白菜紅薯擠擠挨挨存進去,如一群小伙伴玩捉迷藏。白雪飄飄的日子,它們躲在地下,那樣溫暖,怕是激動得要奔出來,看看外面的雪,急著鬧著想去打雪仗滾雪球撒歡嬉鬧的吧?雪中的蘿卜真甜,燒肉燒魚燒豆腐燒芋頭怎么燒都可以,真是個“百搭”。還有紫褐的荸薺,開水里煮出來,邊閑聊邊剝食,望一望門前飛雪,說幾段鄉野軼事,在莊稼人是多好的消閑…… 有時想想,城里的雪真是憋氣和委屈,下得局促又小心,眼看著在大街小巷里、高樓林立間游成一條條白龍或銀蛇,但腳步踩過,車輪碾過,店家一盆臟水潑過,馬上就是一片污濁泥淖,甚是不堪。還是鄉下的雪來得酣暢,快意淋漓,廣袤原野,無邊河山,無遮無攔,鋪天蓋地,下吧,下它個地暗天昏,下它個肆無忌憚,下它個燕山雪花大如席。一場狂野大雪悄無聲息地就覆蓋了黑,吃掉了黑,白將黑完全包裹在一條溫柔的雪被子里了——怎能不喜愛天底下這份難得的白啊,一場雪就讓人世間變成為一個無言的神跡。 大雪封門的日子,除了偶爾幾聲雞鳴犬吠,鄉下是寧靜得聽不到多少聲息的。大家都聚在雪屋里,圍了爐火閑話家常瑣細,品評世道人情,村夫打牌飲酒,農婦縫衣做鞋,日子懶散而坦然,就等著過年了。檐下有黃玉米、紅辣椒艷艷地懸著,灶間有炊煙裊裊升起,當家的坐在鍋塘邊,邊燒火邊給孩子講一段雪中故事,鍋塘里掏一只烤紅薯,孩子邊暖手邊咀嚼,間或插兩句嘴,一晌便過去了。 雪落無聲,門前長橋上留下兩行蹄印,如梅花也像藤蔓。橋那端是株高大的古槐,一樹枯干的枝柯讓雪塑成白珊瑚,樹上還有鵲窩。半個月亮升起,雪光中猶有朦朧月色,一如東山魁夷的油畫《冬花》,籠著淡淡的傷感,安謐而明凈。 暮色四合。是個白夜。 夜深了,世界睡了,雪還醒著。 微茫的雪世界中,也還亮著幾盞橘色的燈。是貧門學子在用功吧,寒窗里,烹茶掃雪,一碗讀書燈。 對面的屋頂已成碩大無朋的玉版紙,正好書寫華美詩章,描畫錦繡前程。 >>>更多美文:現代散文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怎麼樣 》讓冬季聚餐更豐富,小家庭必吃的料理清單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湯底推薦 》冬天晚餐靈感,讓小家庭餐桌暖意滿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鍋物食譜 》冬日家庭聚餐,不費力的料理也能驚艷家人